朝堂上发生着足以改变天下的大事儿。
可天牢里。
此刻却是怡然自得。
该干什么干什么。
“你说什么?”
原本还迷迷糊糊,没怎么睡醒的朱英,突然瞪大了眼,看向了隔壁牢房的插翅狐。
“天牢还能越狱?”
“不错。”
插翅狐有些自得的说道。
“那个...”
“那我们在狱卒旁边说这个,是不是不太好啊!”
朱英想到了什么,不由得说道。
“......”
插翅狐一阵阵无语。
这会儿你倒是想到有狱卒在了。
之前你牢房里指点江山。
连当今皇帝都骂的时候。
你怎么不说呢?
“......”
狱卒无语的看了二人一眼。
要不是陛下亲自吩咐过。
他们做什么都不许管。
就这二人干的事情。
早就被诛九族了。
不对。
哪里是九族。
恐怕是十族都要杀干净了。
牢房里是很自由的。
反正都是等死,所以干什么狱卒基本上也不会管。
只要不影响到别人。
在无聊的又度过半日之后。
插翅狐又凑了过来,神秘兮兮的。
声音比早上小了不少。
“那个,先生。”
“嗯?”
朱英偏过头去,看向插翅狐。
“考虑考虑,我给你说,绝对可以出去的。”
插翅狐说的无比自信。
神情甚至带上了几分严肃。
“那个...”
“算了吧,你还是自己干吧。”
虽然朱英也很想从这个鬼地方出去,毕竟哪个想死嘛!
可朱英也知道啊。
这里可是大明朝的天牢。
里三层外三层的。
历史记载里,就没有一个越狱成功的。
就算是后来的朱高煦也不行。
何况是他们这些普通人。
“先生,这件事情很重要,你两天后就要被砍头了,再不越狱,可就没机会了!”
插翅狐说的是一脸正经。
“噗哧......”
“咳咳咳......”
“别闹。”
朱英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了。
这插翅狐看起来挺正经的啊,怎么脑子里这么天马行空呢?
“我没闹,先生。”
“这都要砍头了,先生你居然还坐得住?”
“先生!”
“法子我都想好了,我知道先生可能很惊讶,但请你先不要惊讶,越狱这种事情,不是早就应该想到了吗?”
“stop!”
“停!”
朱英抬起手。
想要阻止插翅狐继续说下去。
但明显的,插翅狐这会儿的目光大多都聚焦在监牢通道的入口处,并没有太多注意朱英的表情。
“先生,我与你说,这天牢啊,不比得其他地方。”
“先生?”
见朱英似乎不说话了。
插翅狐回头看向朱英。
只看到朱英歪着头,翻着白眼,都已经不是太想听下去的感觉。
插翅狐撇撇嘴。
摇摇头。
耐心的解释道:
“先生有所不知,这天牢啊,不比得其他地方,它有专门存放死尸的地方和处理死尸的人,我呢...”
“没别的本事,就认识的人多。”
“天牢里负责检验尸体的刑曹是我同乡,可以让他将我们装作尸体蒙混过关,这天牢里一天天死那么多人,这一个两个的,也不碍事的。到时候用麻席用麻绳裹着送出去,不会有人特地检查的。”
朱英有些惊讶。
想不到插翅狐在天牢里都有自己的交情。
“然后呢?”
不过朱英并不心动。
因为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,基本上等于零。
“当今天下安定,我们可以乘坐收夜来香的车出城,等出去之后,随便找两个死人的路引,不就改名换姓了吗?”
朱英心底无语。
这计划要能成功。
那只能说大明这些当官的,全部都是吃干饭的。
“你认真的?”
“当然。”
“难道先生还不信我?”
“我和先生虽然认识没有几日,但先生是读书人,而且听先生说的,也是大才,我插翅狐向来敬佩读书人,按说书先生说的,先生以后,保不准是做大官的人,怎么可以死在这天牢里呢!”
“嗯....”
说实话,朱英有一小丢丢的感动。
但也就是那么一小丢丢。
“那你呢?”
朱英问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。
退一万步说,朱英真的逃出去了。
那在他隔壁的插翅狐,毕竟受到严刑拷打,甚至会被当初处死。
朱英终究是本性的善良。
不愿意拖累他人。
插翅狐很是豪迈的一笑,拍了拍朱英的肩膀,说道:“先生也不必介意,将这个机会给了先生,不代表我插翅狐就出不去了,我自然有我的办法。”
朱英白了插翅狐一眼。
“那要不...”
“你先越狱?”
“嗯?那先生你呢?”
插翅狐有些惊讶,惊讶于朱英居然将这个机会让给自己。
“我留在天牢里啊,向新来的狱友,歌颂你的英雄事迹,顺便将你的名字和故事,刻在那边粪坑的石头上,以让后来的人知道,曾经有这样一位勇士!”
插翅狐满脸都是不解。
“为什么先生要将我的名字刻在粪坑的石头上呢?”
“你听过一句话没,成王败寇?”
“当然听过!”
“可是这和将我名字刻在粪坑石头上有什么关系呢?”
“都是败寇了,刻在粪坑的石头上,难道不是应该的吗?”
插翅狐顿时语塞,竟然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语言来。
或许是因为将插翅狐怼的说不出话来了。
朱英心情大好。
翘着二郎腿,似乎是想起来上次还没说完的话题,这次居然主动给插翅狐说了起来。
“还记得我上次说的第二个办法,就是朱元璋那老头绝对不会用的那个办法吗?”
“记得。”
插翅狐自然记得。
当时朱英说的斩钉截铁,那么信誓旦旦,他怎么可能不记得。
“我所说的第二个办法。”
说着说着,朱英突然笑了一声。
似乎是想到了明朝以来一直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,不由得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。
说到底。
明朝之所以海禁。
主要还是因为倭寇!
想想后来的戚继光等名将抗倭,便知道明朝倭寇对沿海的侵扰到了什么地步。
“其实很简单,之前讲的宗室等级啊,削藩啊,等等等等,都是属于节流,可若是朝廷的财政收入上去了,那宗室问题,其实也就不难了。”
“这个呢,属于开源。”
“这也是我为什么说,解决宗室问题,有两个方法。”
“一个节流,一个开源。”
说完。
朱英习惯性的叹了口气,往稻草上一躺,又闭目养神去了。
《妻子的优化》
打赏作者:书豆
确定
共得书豆/书券
充送
只需元